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季·竺人物】金凌:逐臻于心,璞玉不群

个人介绍

金凌,

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1701班长

浙江大学五星级志愿者,浙江大学优秀志愿者

浙江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队长与先进个人

竺可桢学院挂职团委副书记,

浙江大学校报的文字编辑

专业成绩第二保研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系……

这些称号全然囊括了类似思想先进,学业优异,发展全面的“优秀模板”。

“也许你们想要的采访结果是照着二十四史的书写模式写一个标准的优秀人物,但实际上我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


当我们在人文学院楼的咖啡吧与他相遇时才发现,在求是园的四年,他所想的一直是忠于的热爱,走自己的路。


01

 511小时 志愿之路只因热爱

五星级志愿者的标准是251h,金凌在大一结束达到了这个标准。


“我曾经也想找原因来解释这个事情,但后来我觉得这样做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说有些牵强附会。非要说有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是真的喜欢做志愿服务。对于金凌而言,志愿工作是一次次与他人相遇的机会,也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热爱,所以值得。


机缘巧合下,金凌担任了中国丝绸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工作期间每周前往博物馆从未耽搁。博物馆前台的工作人员也和他熟络起来,甚至劝他“没必要每周都来”。



在博物馆2018年的志愿者年会上,金凌作为杭州大学生志愿团队代表发言,分享了他和他的团队在服务过程中的经历和成长。


“如果你是奔着五星级志愿者这个名头去,拿到251h后基本就会失去干劲”。自大一的五星级志愿者,到如今511.7h,成倍的跨越,只因最初的热爱。金凌坦言,这些志愿工作很难说和专业学习有关。只是因为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有趣的事,便一直去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02

 历历万乡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

金凌在高中时学过一段时间信息竞赛。进入文科班学习后,他一度认为自己对文学抱有兴趣,进入浙大后便选择中文专业。


“可能和我以前学过一点计算机有关”,在学习过程中,金凌慢慢发现,人类的历史思维深深地吸引了他。“我记性不好,对很多具体史实不那么敏感,我敏感的东西是思维习惯”。转入历史系学习后,为了进一步理解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他在竺可桢学院科研训练计划导师陈新教授的建议下,利用业余时间涉足哲学史。金凌的毕业论文是研究一位在世的分析哲学家。“我大概花了一年时间尝试以一个历史学研究者的身份去尝试理解一位分析哲学家在想什么。”


在本科的求学之路中,金凌经常把自己当成一位推行历史思维的历史工作者。他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便是用历史思维理解哲学家这个群体。总是尝试理解身边的不同事物,则是他品尝跨学科的酸甜苦辣之后养成的思考习惯。


03

际遇风景 人生之路感恩常在

“我希望从每一次相遇中有所习得,这是生活最有意思的地方”,谈起大学生生涯里想要感谢的人,金凌举出了很多名字。在他看来,人生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一次次偶然的相遇。一路风景、一路感恩


在金凌看来,在竺可桢学院四年的学生工作教会了他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法。“我很庆幸能够遇见特别棒的辅导员老师,他们用自己的工作体验教会我成人世界做人做事的道理。”



学业上,金凌也有很多想要感谢的人。回顾自己在中文系的求学生涯,他从自己的专业班班主任张广海老师身上学会了做学问的基本态度:严谨。转入历史系学习后,“陈新老师改变了我思考世界的方式”。用历史思维思考世界是他在历史系收获的最大财富。


志愿工作上,他尤为感谢自己大一大二的辅导员王鸿阳和元宝小学的支教志愿者徐召伟。“他们都是做志愿出身,他们在‘什么是志愿者’这个基本问题上启发了我。是他们让我相信,志愿服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结语

问及想要留给竺院的学弟学妹的话,金凌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生活只有一次,能做自己的想做的事就足够了。”


诚然,在求是园的时光短短四年,能走自己的路,足矣。我们也祝愿这位求是学子能在将来的道路上坚守这份热爱,继续感恩,继续前行。

往期精选

1.  后会有柒,一言为定——记竺可桢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暨2021年“后会有柒”毕业晚会

2.【竺资讯】喜报|我院学生缪可嘉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

3.【竺推广】《竺院人27期·指南刊》领取指南

4.【英语沙龙】美食沙龙 | 与我们一同享受国际化

5.【竺推广】电影放映室第六期:大洋彼岸的不朽经典——《海上钢琴师》

6.【竺推广】竺林思塾|学术&生活,碰撞&交融

采访 | 范以恒 刘思晗

图文及排版 | 刘思晗

责编 | 张雨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